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书香力行】品鉴书香第五篇

日期: 2019年11月22日 15:25   浏览量:

都在围城

章瑶·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在六月,我开始面对人生第一次重大的选择——我该去读什么专业?我该去哪座城市?我该怎么去过接下来的四年……这些问题像一座又一座的围城。这种困境不免让人想到钱锺书先生在《围城》里的“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开始读《围城》往往会被里面的幽默所吸引,钱锺书先生善于把讽刺的幽默揉掺在每一行文字间。比如方家父子书信的往来、老人的迂腐、留学生的傲气、无谓的婆媳之争、妯娌之争、情敌之争、同事之争……笑料百出的围出了一座城。这座城是时代精神的具象,也是一幅知识分子的群像。这是一座城市,也是一群人的人生。

其实许多人都能在方鸿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爱逞强却是个半吊子,总是被动也会难得一往情深,他就像他家的那座老钟,一个小时慢七分钟。只七分钟,算不上不合时宜,只是永远踩上不点。差半分劲,没有野心,目标也不明确,“不让人讨厌,但是完全没用。”本该吻唐晓芙的嘴印在了苏文纨的唇上。在唐晓芙家下面淋雨没能等足够久,在赵辛楣去重庆之后也没能守住心中的寂寞。他是一个矛盾的人,这种矛盾也让他在人生的围城中兜兜转转,四处碰壁,这样的人生,也像极了多数人的人生。

另一个主角赵辛楣,他和方鸿渐同病却不同情。在方鸿渐和鲍小姐浓情蜜意的时候,他眼睛里只有苏文纨,当方鸿渐和苏文纨缠绵蕴藉时,他眼里只有苏文纨,当方鸿渐深陷于唐晓芙,在办公间隙小心翼翼写着情书的时候,他眼里依然只有苏文纨。这个心宽体胖的大胖子是书里少有的有真才实学的人,对身边的东西几乎都理解透彻得很,却依然解不开心里的情结。钱锺书先生没有告诉我们她和苏文纨有多少相似,即便是方鸿渐也没有这种感受,只有他喃喃道:“你不觉得她有点像文纨?”他有三十年不曾醒的的情梦,他有担当,重情义,所以他是所有人理想中的自己。

他们想冲进去的那座空城,是他们理想中的世界。与乌托邦不同,这座空城既有他们的南柯一梦,也藏着一切不确定的因素。方鸿渐一波三折的婚姻,尔虞我诈的三闾大学都是如此。围住他们的只是他们想象的一厢情愿和怯懦下的言不由衷。他们是清醒的,也是无奈的。他们想推动历史的车轮,却注定逃不脱被碾压的命运。他们留过洋,念过书,想竭力挣脱封建社会的泥潭,却终究难逃俗世的六道轮回。

城里到底是什么样的?可能是光芒万丈的新世界,也可能像书中颠簸赶赴的三闾大学。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我没有钱老那么智慧通透,我不愿作方鸿渐,我也不是赵辛楣。小说的最后方鸿渐后悔了,可惜“最后的玻璃杯和断了的梳子都代表时光无法倒流了。”我得去选择我的专业,我的学校,我的城市,我的未来。艰难的,或是容易的,预料到的,或者未知的都在围城里。失去的可能失而复得,意想不到的可能不期而遇。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城里还是城外其实都一样,冲出围城本就不易,更何况还要遇见更好的自己。


孤独在马孔多的雨中

赵江韬·商学院

家族中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

高三花了近两个月看完《百年孤独》,从最初对家族重复人名的迟钝,到沉醉于故事本身,猛然想模仿它的开头写下:“多年以后,当一个作家写下自己小说开头的时候,将会回想起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从莫言的《红高粱》到陈忠实的《白鹿原》,从“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到“白嘉轩后来最引以为豪壮”都是小说的开头“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连诺上校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的不同化身。当我翻过最后一页,我脑海中混混沌沌地响起我从未真正听到的来自拉美的吼声,我想拍桌,我想挣扎,我想跳舞,我想随便告诉一个人我很激动,我很难受,“是这样!是那样!”但最后我只是静静地坐了会儿。

无需多说第一句的石破天惊,这一句话已不仅仅是展开小说的一个初始的情节,而且容纳了现在、过去、未来三个向度,展示了小说叙事的时空性。我引用过萨特的一句话:“小说家的技巧,在于他把哪一个时间选定为现在,由此开始叙述过去。”可以说,任何小说叙事,都虚拟了一个叙事者声音在说话的“当下”时间,然后展开叙述。但是《百年孤独》的叙事者选择了一个不确定的现在,既能指向未来,又能回溯过去,一下子就把时间的三个维度都包容在小说的第一句话中了。

我真正触动颇深的是以下这段话:

“奥雷里亚诺,”他悲伤地敲下发报键,“马孔多在下雨。”线路上一阵长久的沉默。忽然,机器上跳出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冷漠的电码。

“别犯傻了,赫里内勒多,”电码如是说道,“八月下雨很正常。”

我读到这里时,便觉得一片大水在头顶倾盆而下。这当然需要联系这段话的背景,赫里内勒多在说出这句话时,正处于失恋的阴影,他身为军官有令在身,却在马孔多日复一日地消磨时光,连跟奥雷里亚诺汇报状况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无聊。此时又值“下雨”这容易令人感伤的天气,所以身为全书不多的几个家族以外的未多沾染陈腐气息的“正常”人,他在这无意义的时刻觉察了马孔多的无意义性。他感觉到自己身处悲剧,感觉到了这悲剧的悲剧性,却不可能挣脱。因此这一瞬间的发觉更显出这悲剧的悲剧。当悲剧中的人意识到悲剧,悲剧才刚刚开始。因此“马孔多在下雨”,在这一瞬间的一句平淡描写,挑染起了整部小说所有的悲伤。用泰戈尔的话说,就是“既没有用处也没有意义的”句子。这一句没有任何叙事功能,也不是魔幻现实的种种隐喻,仅仅就是对天气的一句感叹而已。但正因如此,它造成了一种奇特的抽离感。在汹涌而来的命运中忽然停顿了一下,仿佛从故事里跳了出来来审察,像是小说里的人物忽然发觉到他们正身处小说,跳出了命运发现了这哀伤的轮回。正是这种审察让这句话变得分外触动。如同西西弗斯的巨石,在苦难中审视到苦难的无可避免往往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震撼,耶稣是这样,莫尔索也是这样。

这种感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一段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会感到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鲁迅先生的回答是:“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诚然,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因此奥雷里亚诺的回答:“八月下雨很正常。”便是对这种明知无可避免的苦难的一种直面,如同加缪所说:“你需要知道攀登顶峰的过程本身就足以使人充实。”

我一直很喜欢海子的一句诗: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马孔多的雨中承载了家族的百年孤独,也许我们做不到奥雷里亚诺的直面,但我想你会在某个雨后的秋天不禁想起这么一句“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围城内外,皆是人间

张馨予·知识产权学院

文学作品是作家灵感与文笔的碰撞,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作家的喉舌,正如同《围城》在中国文坛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提起现代文学,无法绕过的一座“昆仑山脉”当属钱钟书先生。钱钟书,字默存,号槐安,出身江苏无锡一个教育世家,十五岁始读馆阁藏书,自此开始一生治学之路,他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文化界的风雅之士,淡泊名利,纯粹洒脱,才气疏狂,曾有轶闻记载他攻读博士学位之时,放言整个清华无人够资格做他的导师,这样一位学贯中西,声名赫赫,著作等身的学者,本身也是一个极富个人传奇色彩的性情中人。纵观先生的遗世著作,涵盖历史,囊括社会人文的《管锥编》,集中华词话文化之大成,博采西方人文社科的《谈艺录》俱都彰显着严谨不苟的专业实力。而他的文人风骨,在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的《围城》中得到了最佳注解。

在我的认知中,一部优秀到足以影响后世的文学作品,其内蕴一定是丰富多样的,它可能着笔于短短的一段时光,却在三言两语间勾勒出时代全貌;它可能描摹寥寥几笔人物,却工笔重彩,嬉笑怒骂意切情真。文字所描写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拥有同样面孔的一类人,幕布上挂起的也不是某一个年份,而是历史洪流中一个时代的倒影,优秀的人物绝不会仅赋予人物单薄苍白的善恶美丑。我们在欣赏当下许多影视作品时,常叹粗制滥造,原因正在于此,商业化的侵略使文艺创作逐渐成为货架上待价而沽的流水线商品,人物套用单一而僵硬的模板,反派横眉立目,甚至凶神恶煞,达到出场自带BGM的效果,而正义与邪恶也必然成为泾渭分明的两军对垒,人物脸谱化,自然难以吸引美学需求日益提升的观众。《围城》中不吝笔墨所刻画的主人公方鸿渐,就是一个反脸谱式的人物,他立体、多面、鲜活,周旋于百花丛中,以常落窠臼的爱情故事看似俗套地提笔,却以精妙地笔触,抒写了整个时代

“坚壁清野,大军围城,想逼迫城里的人就范,唯有此法,但是如果一个人孤身在城外,城里有个人在拼命地诱惑他,而城外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那么,他只有一条路走,只好进城。”

若从当代价值观论起,方鸿渐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伪君子,他伪造学历,忘恩负义,沽名钓誉,优柔寡断,游走于脂浓粉香间,最终也泥足深陷,困于婚姻这座围城,故事若着笔至此,不过是报应不爽,天道轮回。但剖析开来,方鸿渐也好,赵辛楣也罢,从骨子里仍是一个单纯懦弱的读书人,有野心却无勇气,有反抗的意识却没有挣脱的能力,本质上的所有无助都来源于对无能的愤怒,方鸿渐对岳父登报他获博士学位表示深恶痛绝,却仍旧顶着子虚乌有的假学位演讲汇报,在社会的同化中无法自拔。这便是书中工笔重彩所绘的社会围城,世俗与丑恶会不停腐蚀与侵染你,而人生的抉择也往往就在这一念之间。方鸿渐的悲哀并不完全归结于时代,他是一个普世的缩影,他真正的困局其实是他人为构建的自我围城,他渴望他人的认同,并依靠此道来实现自我价值,纵观全书,方鸿渐红颜繁多,但我认为真正一语道破其人的,其实是赵辛楣“不讨厌,可是毫无用处。”

人性的困厄在于,哪怕在三岔路口,抉择的权力完完整整地握牢在掌心,你仍会觉得,当初放弃的那个选项,才是正确的。他从一个书生意气的软弱文人,渐渐模糊成市侩流俗的矛盾体,他成为如今无数人的缩影,在厌恶虚伪和不得不虚伪中挣扎彷徨,也在日复一日的沉默与妥协中成为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那类人—不讨厌,但是全无用处。在他的身上,人性的软弱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所陷入的围城是自我筑就的,渴望归属感与认同感,希望活成别人期待中的模样,他的自我之城,恰恰是没有自我。我看来,方鸿渐是一个配角式的主角,从留学至成家,他的人生永远被旁人推着走,在自己的一生中扮演了一个配角,可悲亦可叹。

常有人说,围城此文太过刻薄,然而我却热爱这种真实的刻薄,人宁可在冷酷的现实中当头棒喝,也不要在甜蜜的鸡汤中快意人生。


读《白鹿原》有感

陈颖·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雪崩来临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题记

“嘿……哟……哟……嘿……”旷野上一声悠扬粗浑的老腔将我带入了陈忠实笔下的三秦大地,悠悠地向我讲述着这片苍茫大地上的日升月落。

黄河洗刷出了千沟万壑,也造就了一野坚实的大地。日光正盛,金穗飘摇,泛黄的头巾躺在农人坚实的臂膀上,男人们午后在田间麦垄中、树荫下歇息闲聊。土墙屋舍间,妇女们或仨俩聚拢拉着家常,或就着阴凉哺乳着新生的孩童。

一切安详而平静。

故事描述了发生在白鹿原上白鹿村的故事,主要围绕着白、鹿两家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中心几代人的恩怨是非。干净利索却并不单薄的故事线索与陈忠实辛辣老练的人物刻画交杂,既让我看到了旷野平原里陕北人民里的朴实勤劳,又让我体会了成人世界的人情世故,更让我感慨时代洪流里个体的渺小与无奈。这是一部家族秘辛,无疑也是一部民族史诗。

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并没有绝对的主角。无论是严肃刻板的老族长白嘉轩还是圆滑可憎的鹿子霖,亦或是德高望重高风亮节的朱先生、老实且重情义的黑娃鹿兆谦、单纯热烈的田小娥等人,都不是严格意义的主角。理由有二,其一:其中任一人物均未能引导完整的故事进程,未将主角之”主”凸显。其二:所有人物无一例外都在清晰的时间线中完整了自己的故事。倘若真要选出一位主角,白鹿村的“仁义”之风定能打败所有人物事物拔得头筹。因为仁义,白嘉轩与鹿子霖主持重修祠堂,赢得功德赞颂;因为仁义,朱先生独身一人劝退攻城清兵,免去一城血雨;因为仁义,黑娃鹿兆谦协助鹿兆鹏发动起义,推倒敌党政权。也仍是为“仁义”,白嘉轩假意将两亩水地贱卖给鹿子霖,实图那似有白鹿踪迹的“福地”;因为“仁义”,鹿三拒认将“淫妇”田小娥带回的儿子,甚至用一戟结束了她的生命;因为“仁义”,白孝文卖着家产抽着大烟,不顾妻儿致其妻饿死榻上。这仁义似是草蛇灰线,隐隐不绝,在平旷的白鹿原上伏脉千里。

翻开《白鹿原》这本小说,我们会发现,没有哪一个主要人物是绝对崇高伟大,绝对惹人憎恨的,即使是仁义大度的白嘉轩,也能手段恶毒,有着人物的另一阴暗面。白嘉轩、鹿子霖、白孝文、田小娥、黑娃等每一个人物,都游走在善恶好坏的灰色边缘,他们被各自的所需所求牵引着,在各色争斗挣扎中顽强的活着。一幕幕人间悲喜剧也由此铺陈。

阅读中,我常常被陈忠实老练的人物塑造惊艳乃至叫绝,书中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都毫无雷同却精彩至极。书中许多人物都有历史上的原型。我最钦佩赞赏的角色朱先生便是以晚清关中大牛牛兆濂为原型创作的,朱先生的一些传奇事迹和文作都取材自此人。朱先生在《白鹿原》中是“圣人”式的人物,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正义凛然,刚正勇敢,就像被白嘉轩说的那样“总能比凡人看得更远更透彻”,每当事态陷入僵局他总能力挽狂澜。文中最令我难忘的情节是朱先生的离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朱先生从乡下叫来了两个儿子儿媳,与老伴一家人在太阳下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如此的温暖。人生喜事,此必当属之。

说及人物,有一个角色不得不提,那便是文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田小娥。她一直以来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有人指责她背德忘伦,唾弃她不知廉耻,可他们是否记得,她是一个惨遭命运蹂躏的女人。她是一个没有任何机会接受新思想启迪的女人,但她天生顽强,不认命。在陈忠实的眼里,她既不邪恶,也不肮脏。他同情她,怜悯她,疼惜她。在读者的眼里,田小娥暗淡的身影中,闪烁着陈忠实对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摧残的批判与控诉。

她们的一生,不过如陈忠实所言:生的痛苦,活的痛苦,死的痛苦。

整本书中我摘录了很多喜爱的句子,其中犹为喜爱的一句是这样的:“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冷厉决绝的话语似是对所有人物的痛苦挣扎做了注脚,活着才有希望。就如作家余华在《活着》中塑造的福贵,一生经历了太多死别,世间独独剩了自己一人,伴着一头老牛,孤独而倔强的活着。在《白鹿原》中,人们对活着的渴望,也带给了我许多生涩的情感,让我也有了许多对生命、对活着的深层次理解。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通过文字与读者进行灵魂的交流,从而引发震撼心灵的情感共鸣,《白鹿原》于我,亦是如此。


层层深入的围城

杨路加·生命科学与药学学院

初识《围城》时,很多妙处未曾体会,二读之后,正是围城下笼罩的小小世界,让我窥见了人性和真理,收获了平凡与感动。

全书的故事梗概,以买学位的归国博士方鸿渐回国后的故事开始,先后展开了多段以爱情史为主线的故事,并同时从事业、婚姻等诸多方面来调侃和讽刺人性,描绘当时那个时代的生活。

在方鸿渐身边,曾经出现过这样四个女人。我们从鲍小姐说起,鲍小姐是与鸿渐同船而归的风姿绰约的情场高手,与鸿渐仅是甲板上的暂时恋情。同船而归的博士苏小姐,是一个工于心计,虚伪做作的大家闺秀代表,而她媚俗的生活方式,使鸿渐“并不真正爱她”,并写信拒绝了她。至于温柔伶俐的唐晓芙,具有独特魅力与气质,可以说是初恋最好的模样。但她与鸿渐情感悲喜更迭,误会丛生,最终不得已分离。

要到如此,我们可能会发出疑问,可怜的方鸿渐博士,还是没有找到真爱吗?那我们便要走进第四位关键人物——孙柔嘉。方鸿渐的第四段恋爱是在三闾大学和孙柔嘉之间的恋爱。他们一同从上海奔波到湖南,到国立三闾大学教书,两个人平淡的走到一起。可以说孙柔嘉是一个具中国文化内涵的传统形象,是与方鸿渐结婚的最佳人选。她却无法走进方鸿渐的围城,他们之间在精神上产生隔阂,于是,这段婚恋悲剧徐徐落下。

这就使上升至我们最深刻的主旨中去。

本文讽刺传统的迂腐,正如方鸿渐的父亲每一次教育完儿子后都要拿笔记下,又如鸿渐花钱买假学校克莱登大学文凭,都是幽默般地讽刺,而不仅仅存在于当时的那个社会。

同时,《围城》的语言特点更是幽默讽刺,与其它小说不同,《围城》没有明显的故事主线,但语言运用特别突出、人物的刻画极为巧妙细致,通过对不同人物性格的刻画,描绘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知识分子阶层的众生相,反映了很多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夹杂着作者钱钟书的许多人生感悟。《围城》这本书的历史背景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然而现在看仍不过时,以后也不会过时,因为历史变化了,人性没有变。

从婚前到婚后的种种冲突中,揭露了许多夫妻生活的真实状态。

我认为围城的存在是必然的。只要我们与社会进行接触,就会存在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围城》就是对我们人生的探求和思考。每一个人或许被目标所束缚,徘徊在一座又一座围城之间,从一种困境到另一个困境,但围城却是自己所造,想要逃脱出去,就要自我突破。在面对生活设下的种种困难与挑战时,应该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用理性的态度分析问题发生的前因后果,依靠智慧去解决问题,才能不至于被困囿于这围城。

同时《围城》不仅是一部写实的讽刺小说,它还包含着钱钟书先生的经历和感悟,这些经历和感悟穿插在整部书里,对那个时代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的问题进行讽刺和批判,并且对人生、命运有着深刻的思考。历史在变,人性没变,所以《围城》中所讽刺和所批判的,今天依然适用。这些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也让我们把生活看得更清楚。方鸿渐作为小说的主角除了婚姻之城、事业之城这两座看得见的围城,作者还为我们展现了一座看不见的自我之城。对于归属感与认同感的渴望,往往成为人们禁锢自己的枷锁,如果努力想要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这是人生最大的一座心灵围城。

所以,希望我们都可以走出这围城,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在该奋斗的年华中撇下世俗的想法,不断思索,怎样才能不在人生的围城中颠沛流离?我给我自己一个答案。安之若素。心若被困,天下到处是牢笼;心之所安,矮瓦斗室也是天堂。


思维的方式

                 ——读《中国大历史》

刘辰昊·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因个人之兴趣,我以往甚少读这类书籍。这次接触黄仁宇先生所著的《中国大历史》,倒真使我有耳目一新之感。

黄仁宇先生以其所青睐的归纳法,把现有的史料压缩,架构起贯通中国历史的支架,这便称为“中国大历史”,也就是macro-history。所谓大历史,也就是忽略一些细枝末节,而着眼于宏观历史的走向。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之路,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欢呼喝彩为能事。这种方式对于想要真正迈入历史之门的人来说,实在是有着莫大的帮助。

中国历史悠久,可粗略概述为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中华民国、新中国这几个阶段。我们大多数人对每个阶段都有大致的了解;但也有些学者专攻于某一时期,深挖其中的事件、人物,著作有《汉书》《三国志》《元史》。黄先生的《中国大历史》,我窃以为是两者间的一座桥梁。此书不仅以时间为序,介绍了历朝历代的概况,而且在此基础上由本溯源,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这恰恰是深入研究历史必需的途径。

我们可以从一些经典片段中看出黄仁宇先生是如何分析历史轨迹发展的,他分析中国官僚体系形成的原因,不是单纯地纠结于社会经济角度,而是别出心裁地从土壤、风向和雨量出发。他提出了中国的土壤、风向和雨量决定了中央集权的形成这一观点。土壤方面:“因为黄土之纤细,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周朝的开国,与推广农业互为表里,显然是得到这种土壤特性的裨益。”黄河附近的黄土耕作区被黄河支配生活,所以亟需有能力的中枢权力的出现。风向方面提到:“中国的季节风所带来之雨与旋风有关,旱涝之灾也由其产生。”季风的不确定性易引发旱涝灾害,这也期待国家的保障。雨量同样也明显的影响了中国,“全国的国防线大致与15英寸的等雨线符合。”十五英寸等雨线是划分土地能否耕作的依据,在气候不利时,此线以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就会剽掠种田人,这同样注定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官僚机构必须置身于一个强有力的中央体系之下。当然类似这样的经典片段还有很多,黄仁宇先生以其独到的视角见微知著,为我们铺开了中国历史演变的宏伟画卷。

通读全书,我实在收获良多。黄仁宇先生分析历史从多角度展开,兼顾社会背景和自然条件,具备史学家辽阔的视野。他以其独有的高度带领我徜徉在广阔的思考空间。除此之外他还具备严谨的思维,在论述中把不同章节讲述的朝代建立起内在联系。理工科学生恰恰需要具备这种严谨的思维,如做实验要一丝不苟地记录每一组数据,绘制图纸不能有丝毫差错,任何一点粗心之处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有些许不畅快之处。黄先生喜欢进行中外对比,引进一些外国理论,但都是轻点即止,例如书中一处说到“公元4世纪即5世纪的一种出处,这是地方自治,将士绅所掌握的地主威权合理化而成‘庄园制度’,在南方或在北方,组织政府的原则仍是政治哲学而不是地缘政治。”概念的堆叠难免有些冗杂,读来使人有隔靴搔痒之感,不甚尽兴。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了解历史可以充实自身的头脑,借鉴前人的经验,从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读书对我们个人来说,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不同的书让我们有不同的感受,希望大家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尝试不一样的书籍,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收获属于自己的宝藏。

《中国大历史》花费了我一个半月才通读一遍,黄仁宇先生的论述对于我来说过于枯燥,不过其中严谨独到的思维确实让我受益匪浅,这不仅是一种看待历史的思维,更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此书应该是我第一本认真阅读的历史书籍,我想也应该多次去体味这本书。黄先生在剖析历史的同时也传授了一种思考的方式,而这也是此书的一份宝藏。

学工动态

通知公告

常用链接Most used link